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 行测资料 >> 言语理解

201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轻松将标题填入

发布:2016-02-05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轻松将标题填入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考察的内容多而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从而提高解题速度,为取得好成绩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北京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仔细研读下文>>>201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轻松将标题填入
  一、新闻简讯类
  公务员考试在考查标题填入题时,会考查考生一篇新闻或者是简讯,让考生选择适合做新闻的标题,我们知道,一篇完整的新闻分为标题、副标题、导语和正文四部分,但是如何作答标题填入题呢?答案就是:导语。一个新闻简讯的标题往往存在于导语之中,导语是对文段的最大概括。下面以一道题目来讲解。
  例1:俄罗斯防病毒软件供货商——卡斯佩尔斯实验室于6月15日宣布,一个名为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卡斯佩尔斯实验室说,29A小组于15日将这个名叫“卡比尔”的蠕虫病毒的代码发给了一些反病毒厂商,后者确认该病毒具备在手机之间传播的功能。
  该段文字作为一则报纸上的新闻,最适合做该段文字题目的是:
  A.“卡比尔”蠕虫病毒在俄诞生
  B.29A国际病毒编写小组的新贡献
  C.世界首例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诞生
  D.反病毒厂商确认手机之间可传播病毒
  解析:这道题已经提示我们是新闻文体,那么第一句话一直到“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这里,这就是导语。把导语里面的核心信息抓住,说的是“病毒”。“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地点制造出了什么样的病毒”,导语里面还有一个核心信息就是“首例”,这样符合要求的只有C项。A项首先排除,B项没有提到核心信息“病毒”。D项的主体是“手机”,说的是手机之间可传播病毒,而文段材料告诉我们的是病毒可以传播,主体是病毒。D不对。因此,答案是C。
  二、议论文类
  在公务员考试中议论文会经常考到,议论文三要素为: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部分。其中解决问题是我们强调的重点,在标题填入题中,议论文的标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选项。下面以一道例题有讲解。
  例2:手机垃圾短信有“骚扰型”、“黄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骗取用户钱财,有广告短信。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信息公害”,让人不堪其忧。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制,先管住短信这颗毒瘤,我们也相信它迟早是会被根除的。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B.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
  C.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D.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解析:本段文字首先简要介绍何谓垃圾短息,接着指出了垃圾短信的危害,最后进一步提出需要根除垃圾短信这颗毒瘤。对于议论文而言,标题需要包含论点的内容,很显然,本段文字的论点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D选项符合要求。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三、说明文类
  说明文类标题填入题。文体风格平实、客观,常呈现朴实凝练的语言来说明事务的原理或构造,答题技巧在于寻找文段阐述的主体。
  例3:通常而言,鸟类坚韧而又灵活的羽毛是由角蛋白纤维构成的。这些角蛋白纤维构在一起组成一个平面,进而形成羽毛。羽毛有很多种:飞羽的各个羽支连成一片使鸟能够飞行;廓羽覆盖鸟全身,使身体呈流线型;绒羽蓬松柔软,用来保护鸟类体温。
  最适合做本段标题的是()
  A.鸟类羽毛的使用
  B.鸟类的各种羽毛
  C.鸟类的羽毛
  D.鸟类羽毛的结构、种类及功能
  解析:典型标题填入题。通过阅读可以推断此文段为一篇说明文类标题填入题,寻找说明的主体成为关键。通过阅读可以得知本文是以鸟类羽毛的结构、种类、功能为主体进行详尽阐述的,故答案为D。
  四、散文类
  散文类标题填入题。散文在考生中难度比较大一些,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择标题时,要分析文段中字里行间的意境。
  例4:我磕磕绊绊地走在村庄里,似乎仅仅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和喘息。两堵泥墙的夹缝偶尔闪出一条窄窄的小巷,光滑的石板路笔直地伸入纵深之后一折绕走了,巷子尽头的 泥墙有一扇小小的石窗,窗内乌黑一片。沿途遇见了若干倒塌的院落,阳光之下芳草萋萋, 几堵孤立的残墙缄默不语,两扇开始朽烂的门板黯然歪倒在地。随行的朋友从路上捡起一根竹条,说下一个路口的几条狗十分凶悍。话音未落,一群大大小小的黄狗雄赳赳地冲出来 , 拥挤在路口伸长脖子狂吠,仿佛他们才是这些房子的真正主人。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
  A.孤独的村庄
  B.原始的村庄
  C.宁静的村庄
  D.落寞的村庄
  解析:阅读文段可知,这个村庄现在已经衰败,可知这并非是一个“原始的村庄”。“一群大大小小的黄狗雄赳赳地冲出来”,说明这个村庄并不“宁静”,由此可排除选项B、C项。通过文段当中的词语“倒塌、残墙、萋萋、黯然、孤立的残墙”等字里行间透露出村庄的衰败与落寞,与A比较起来D项更符合整个文段的意境,故选择D项
       
更多北京公务员考试相关资料及解析,请参阅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1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用书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言语理解如何快速锁定答案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3 http://www.bj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14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